生命安全论文3000字(必备4篇)

频道:论文 日期: 浏览:4

生命安全论文3000字 第1篇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相关生命安全的文献资料,在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对生命安全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把生命安全课程的开展和完成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分析了生命安全课程对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课程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俄罗斯在1994年制定了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专门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伤害与攻击等知识,并形成应变所需要的能力。这门课程多由体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由于生命安全基础课程的内容很难由一个专门的专业或学科来承担,因而其任务只能由体育专业来承担。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各种类型的意外事故的研究和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繁多和复杂。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科学”已成为社会向学校提出的艰巨任务。而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部门,特别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方面责无旁贷。应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目前对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课程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有如下三点: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课程提供理论依据。积极推广和普及生命安全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及其内容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

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指人针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律。生命安全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如何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健全其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从而让学生珍惜生命,正确对待危机,勇敢地面对现实,增强抗挫折承受力,使学生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而生命体育又寓于生命教育中,是中小学体育新课程中一个崭新的重要内容。

(二)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

中国有句老话,叫“宜未雨绸缪,勿临渴掘井”。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才有可能,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应当意识到在人的权益当中,“生存”权是第一位的。

据民政部统计近几年的数字显示,我国因自然灾害(主要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震、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和冰雹等)死亡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在自然灾害的防御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以及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据调查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了解十分有限,的人甚至对这方面的知识根本不了解。从已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来看,80%的以上的事故都是民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所致。

学生作为我国弱势群体之一,由于知识结构较简单,身体、生理都处于生长发育、成熟阶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危险分子的目标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最无力的群体。据电视、报刊新闻报导,2010年发生在小学、幼儿园的人为伤害惨剧,造成多个幼儿死亡。就拿汶川大地震来说遇难人数为69142人(官方公布),其中学生就有5335人。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所以学生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点,因为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群体,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主要对象,生命安全教育要作为一门课程固定下来,经历过生和死考验的国人应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才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而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学校体育教育以及生命安全教育是最应该为当今学生补上的必修课.并把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大纲之中。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必要性

(一)是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决定的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危险是瞬间产生的,而有些灾难事故是几十年、上百年才一遇。中国目前正面临新的安全事故高发期。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8年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2004年春节北京密云灯展特大踩踏事故和吉林市百中商场特大火灾、2008年初的大雪和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玉树大地震等,另外还有就是2009年以来,发生在小学、幼儿园的惨案告诉我们,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有助于某些体育运动技能迁移于生命安全教育,提高课程的文化价值和实践效益。

(二)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趋势

近几年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一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安全教育完全符合这一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锻炼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应如何更好的使自己不受伤害,培养在危险的情况下求生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的这种能力不只适用于一种情况,体育运动技能具有迁移性,通过学习这些求生技能,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好自己。同时生命安全教育应与体育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摒弃传统体育课中的主要由老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授技能的弊端,变成师生互动的双向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主体性、自由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性,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三)是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新世纪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不再仅仅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素质较高的窄面层次的人才,而是指宽面的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应具备应有的生存技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调查表明,不少中、小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因处理不当,激化矛盾而加重危害或造成本可避免损失的现象屡有发生,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缺少起码的生存技能和防范意识。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各种类型的意外事故的研究和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而生命安全教育由于其安全特点使其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更能激发中、小学生一旦遇险,即使未能想出万能之策,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应对办法,转危为安。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存技能训练,既有助于他们适应当前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有助于他们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同时更有助于他们将来追求卓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因而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是极为正确之举,它不仅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教学效果的不足,而且也必将成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四)是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师范院校的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是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是在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从挖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因而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积极的,而非强迫性的,非被动的,因而也就能够很好地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运动参与领域里的目标。

由于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把常规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动作融在生命安全教育中进行,而且生命安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应用动作技能是传统体育课中所没有的,其内容新颖,吸引力强,如奔跑、行走、躲闪、滚翻、解脱、防卫、自救(包扎、固定、呼救)、互救(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固定与搬运)、攀爬、跳跃、支撑、负重、游泳、定向、联络、找水等技能。为了完成教学活动学生事前必须主动学习并掌握这些生命安全教育必备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并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这有助于实现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

(五)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理念

新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能全面的反映时代的特征,全面地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人文性原则,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能建立强烈的个人内在安全感,更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去制止一些灾难,保护自我。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师范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学校体育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原则,其开展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为基础的,只有中小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利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以及取得良好的效果,打开了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三、结语

生命安全教育新颖、实用,它的兴起充分地反应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把它作为师范院校体育教育课程是时代的需要,顺应了体教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符合新世纪体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它在师范院校的盛行体现了新一代体教学生对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师范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完全符合现代体育教育的特点,也是师范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必将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子朴.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9,(12).

[2]秦毅妮.体育课程中应渗透生命安全教育[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8).

[3]姚云.扎实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有感于桑枣中学师生在汶川地震中无一伤亡的奇迹[J].教育科学,2008,(4).

生命安全论文3000字 第2篇

本次会议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白山市教育局协办、长白县教育局承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教育学会、各地市县教育局、教科所的相关领导、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校的校长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盛况空前,来自全省基础教育科研战线的38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关注“让教育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大会主题,交流分享吉林省学校(幼)生命与安全教育深化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讨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成果推广。

会议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迟长伍副院长主持。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督学王青禄、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长张旺、吉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邹文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杜亚丽、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野川、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郑晓江教授等出席了会议。长白朝_自治县刘志光副县长、白山市教育局李善平副局长、长白县教育局丁希全局长到会并致辞。

来宾们首先听取了王青禄参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五年多来,吉林省教科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在吉林省已经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其研究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践应用渐入佳境,在某些领域正走在全国的前列。正值“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公布之际召开这次会议,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随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张旺院长发表了讲话,他对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这项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本项研究立足国内教育实际,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找到了一个适合本省教育特点和教育战略发展的突破口。“十二五”期间,以生命安全为特色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推广,必将为开创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发展之路起到重要作用。

会议间,代表们还听取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王野川秘书长的专题报告和工作部署,了解了“十二五”中期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阶段性工作规划,以及生命与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专项教材编写和修订、科学普及工作的设想及安排;分别听取了来自吉林省长白朝_自治县教育局丁希全局长、马鹿沟镇中学韩立夏校长、马鹿沟镇小学纪德胜校长、马鹿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尹钟哲校长所做的生命教育工作的经验介绍,并现场观摩了这三所学校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常规教学及校园文化;聆听了国内著名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教授及其专家团队共同展示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观摩了分别由长春市朝阳区朝阳实验小学_华老师和马鹿沟镇中学孙世英老师的生命教育研讨课;考察了长白县朝_中学、长白县朝_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会议中,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还向长白县中小学生捐赠了6万余元码洋的优秀图书,为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关爱每一个生命”伸出援手,奉献爱心。

生命安全论文3000字 第3篇

【Key words】Henan province; teenagers; life safety education

一、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概况

(一)调查背景及调查意义

1.调查的背景

200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更新了关于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这年全国中小学共发生安全事故、事件110起,其中学生死亡188人,1266人受到伤害,其中溺水死亡人数排在第一位,占总死亡人数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紧随其后,占总死亡人数的。在校外发生的溺水和交通事故成为造成中小学安全事故致死的两个最大的杀手。

上海市政府_公室2015年1月1日官方消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_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一个个“1”“2”开头的年龄,让人揪心。原本是对人生充满无限希望和憧憬的年轻人,却在2014年的最后一夜骤然逝去,等等类似的新闻我们已经屡见不鲜,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使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1〕

此次事件遇难的大多数是年轻人。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接班人在他们的成才之路上就夭折了,这对于我们的家庭、社会、国家将是不可挽回的灾难。看到上述中大量的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就仅仅是一些新闻、故事而已,但是在我们看来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逝去了,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痛心。

2.调查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继承者和建设者,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决定了国家与民族的兴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社会环境纷繁复杂,会给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带来不小的挑战。〔2〕如果学校教育没有及时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疏导,那必然会导致青少年生理、心理、道德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开展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能够从各方面完善青少年自身,正确认识生命的含义和存在的价值,还能帮助他们完善自身的人格,培养坚强、勇敢的品格,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本次调查在于了解我国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现状,从中得知当前学校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进程。我国的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的,这就要求学校对于他们日常安全进行管理,对他们的安全负责任。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得到有用的信息,引起家长、学校领导、管理部门以及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安全的重视,保卫我们祖国的花朵能够茁壮地成长。

(二)调查的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加深,计划生育国策更加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国民的少生、优生、优育意识在逐渐加强,这就致使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更加优秀,对于他们的期望已经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候。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总人口达到9413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所以对于全国来说河南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所以我们科研小组经研究决定把河南省作为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地。河南省区域内总共有十七个地级市和一个省直辖市,共计中小学学校314265所,为了此次调查能尽可能地接近现实,涉及的范围尽可能全面以及在我们这个科研小组能够承担能力所达范围之内,我们选择了全省156所中小学学生作为我们这次调查的样本,占到全省中小学学校总数的。

希望从这次调查中能够得到有价值的数据,来反映河南省生命安全教育发展的状况,以此来客观映射我国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状况。希望我们所做的努力能够引起国家、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共鸣,群策群力,为我们的下一代保驾护航。

(三)问卷的设计思路及内容

1.问卷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问卷分为两类,分别是教师卷和学生卷。由于学生和教师在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认知能力的差别很大,对于事物看法存在明显的差距,于是就设计了学生卷和教师卷,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校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状况。

学生卷又分为两种,小学生卷和中学生卷。由于小学生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小学生生长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直观、形象事物比较敏感;而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各方面机能正在趋于完善,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于问题能够全面的理解,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2.问卷的内容

⑴学生问卷分为小学生问卷和中学生问卷

对于被调查者是否了解生命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是否接受过安全模拟训练;交通安全;关于自然灾害、家庭安全、火灾、溺水、网络安全一些相关知识;对于学生遇到紧急情况的避险能力的了解,希望获取安全教育知识、技能的途径,对于体育课承担生命安全教育的看法。

⑵教师问卷

教师的问卷包括教师的部分信息;对于生命安全教育的了解;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对于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希望哪一门课程承担起生命安全教育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关于建立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议。

(四) 调查依托单位、调查对象

1.调查依托单位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研究中心”

2.调查对象

经过实地的调查,最终得到高中49所、初中52所、小学51所,共计152所中、小学的问卷,共计有效学生问卷8747份,有效教师问卷1007份。本次调查就以这些问卷的填写者为对象。

(五)调查过程安排

(六)问卷的发放、回收情况

经过与河南省教育厅的多次沟通,受到省厅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支持与各种资源,保证我们这次调查顺利圆满地完成。本次调查的问卷是我们全体研究小组成员实地到学校,进办公室、进班级,教师们、学生们即时完成,完成之后全部及时回收的。共计发放学生问卷10640份,在除去信息不完整、学生对待问卷态度不端正、问卷填写不完全等问卷之后,回收有效问卷8747份,总回收率达到;教师问卷1200份,除去一些信息不完全的问卷之后,回收有效问卷1007份,回收率达到。学生问卷中小学问卷发放3570份,有效回收2961份,回收率为;初中问卷发放3640份,有效回收3008份,回收率为;高中问卷发放3430份,有效回收2778份,回收率为。总体上达到了有效问卷的标准。

(七)调查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的相关著作论文等文献,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文献成果对本人的论文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2.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由我们研究小组自行设计,主要采用客观选择题为主,以多选题、单选题为题型,对全省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到各学校班级内进行调查,并回收。

3.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生命安全教育问卷的数据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并运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理分析。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涵盖了河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关于自然灾害、家庭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火灾等的一些相关安全知识以及紧急补救措施;中小学生对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希冀;体育课对于传授生命安全逃生能力的优势;中小学学生对于学校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一些建议等。

三、我国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

1.生命安全教育的涵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应变能力的教育,避免学生自身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自我保护、安全防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的教育,以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顾名思义,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有关生命和安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对人们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安全意识与能力的锻炼,对自身生命安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切实做到保护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过程。〔3〕

2.我国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目前所取得成绩

⑴河南省绝大多数教师、学生对于生命安全教育有所了解。本次调查涉及中小学生及教师共计9754人,涉及全省每个地市,基本上能够代表全省的情况(如表1)。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表2),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教师对于生命安全教育了解的百分比分别为、、、,都超过了九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人人皆知,证明我省对于生命安全教育还是比较关注的,效果显而易见〔4〕。

⑵我省应对生命危险进行专门的模拟训练开展情况良好,学生们在校都有过参加模拟训练的经历(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来都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参加过模拟训练,对于模拟训练有一定的了解,当他(她)们遇到类似的危险情况时,他(她)们就知道应该如何从容地面对。有过训练的学生势必会比没有参加过训练的学生在面对危险时更加镇定、思维清晰,行动直接有效,确保青少年生命的安全保障。

⑶青少年对于安全常识掌握较好,能够正确指导行为,达到自救效果。

图2 是当迎面遇到灯光非常耀眼的汽车情况时,骑车的学生们都知道选择下车靠边避让,只有极少数的学生选择的是其他的选项。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灯光刺眼而发生的交通事故。〔5〕

表3是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奔向空旷地带;镇定,不慌张;有秩序地向安全地带撤离这三个选项基本上都是百分之三十,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带点值钱的东西,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和学生们的选择比重较大的一致。选择这三个选项可以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看来学生们的关于地震的自救认知是正确的。〔6〕

3. 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还存在的问题

⑴中小学学校对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缺乏,课程内容归属不明确(图3、4、5)。

通过表6可以看出来一学期开设一次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所占的比例最大,这样的情况对于青少年所面临的危险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青少年所面临的危险是方方面面的,只有多频次、多方面、全方位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每周能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课,学生也愿意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意识到目前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他们对于生命安全知识、技能的需求。

通过图4、图5的对比可以看出一致性就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教授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换句话说他们接受知识都是部分的、片面的、孤立的,没有成系统的,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⑵中小学生应急自救技能的缺失,生命安全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问卷中有一题,遭遇火灾时,不正确的脱身方法有哪些,选项分别有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山林火灾时,朝上风方向跑;当楼房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这道题初中生有、高中生有的同学选择了山林火灾时,朝上风向跑这个选项,可见学生们对于山林火灾的逃生知识是欠缺的,从这道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来有将近一半的青少年对于应对森林大火这种突发安全事件的自救技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有效地挽救生命。

⑶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之中没有一门课程可以提供专门的、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技能。从表4中可以看出来学生们对于生命安全教育课的设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很大一方面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可以开设。实际情况也是思想品德课程很大一部分讲述了安全知识,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思想品德已经不能承担起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教授了,思想品德课有它本身的内容需要教授;另一方面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课,而生命安全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传授一些实践操作技能的,所以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一些纯理论课恐怕不能系统、有效地传授生命安全教育相关内容。从表4中看出体育课的期望占比在增大,也许体育课在和其他理论课相比中有一定的优势。〔7〕

四、针对目前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议把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纳入青少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

体育与健康课和其他的课程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协调发展而安排的一系列身体活动。这与生命教育是相融合的。在体育课中不断地强化生命安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的生命安全教育功能,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充分认识生命的内涵和价值。〔8〕

2.体育教师的身份更适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方面,体育教师在其学习生涯中学习过诸如生理学、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营养学、运动康复学等课程,以及伤口处理、心肺复苏等安全教育相关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具备从事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方面,由于生命安全教育中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这一特点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相吻合,体育教师都是具有一项或者几项运动技能的专门人才,常年的训练让体育教师对于身体训练有一定的了解和领悟,这要比其他课程的教师在传授逃生技能,自救、救他技能中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并在更短的时间内习得某一个动作,这也许就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保命的动作,由这样的教师来承担救生技能的传授,无疑是十分理想的〔9〕。

3.建立以体育课程为依托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以体育课程为依托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的生命安全教育课时数要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应该增加课时数以保证效果。建议平均每学期小学应不低于12课时,初中不低于10课时,高中不低于8课时,并将课时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之中,成为体育课程等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学期的安全教育课时中应保证70%左右的自救自护技能的传授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使安全教育日常化,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体育各个年级教学内容,编写进体育与健康教材,保证课程教学时数。扩充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在体育课中不同层次的需要。

生命安全论文3000字 第4篇

>> 关注与反思:让教育走进生命的现实历程 值得关注的发现与反思 反思与抉择:舆论关注下的司法公信力重塑 关注生命教育,勤于教学反思 关注生命,走进素质教育“新政”的德育研究 关注与关注生命 教育对生命的关注与回归 吴卫东:关注生命成长的历程 反思教育行为 关注孩子健康 生命关怀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幼儿生命教育的反思与重建 关注“学的反思”, 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实施路径 关注与彰显生命活力的情感教育 教师语言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与反思 小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历史的演绎与现实的反思 关注音乐课堂的预设\生成\反思 关注教学细节,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反思中的关注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王野川.生命教育的急切呼唤 平安・尊重・博爱・幸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3.

5.王存生.生命教育:一种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解读[J].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11.

6.郑晓江.关于“生命教育”与“三生教育”的思考[J].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2011,1.

7.杨玉红.浅议青少年生命教育[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11.

8.郑晓江.以文化传统为内核开展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9.罗方禄.以生命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J]. 湖南教育网,2010.

10.徐昊明.打造绿色生命教育的学校文化[J].基础教育参考,2010,15.

11.徐向东.教育浸润生命: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管理实践与思考[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12. 绿色生命教育:教育核心内涵的“活力喷发”[N].文汇报,2009.

13.徐万山.作文实践:为了生命的润泽和发展[J]. 圣才学习网,2012.

14.盛红华.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5.

15.李琼梅。浅谈生命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 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2011.

16.王野川.中小学校园安全,保护与珍爱幼小生命的沉重话题[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3.

17.张英,顾林生.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1,06.

18.王新建.学校安全校本培训教材[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4.

19.申寅子.让生命之花开满校园[J].文艺生活,2012,08.